首页  学生工作-正文

“发现中华之美”——在华外国青年 “知行中国·相约甘肃”研学活动圆满结营

[发布单位: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发布时间:2023-05-11]


427日—52日,由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全国青联国际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甘肃省旅游协会主办,中国青年杂志社、北京力度传扬广告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协办的“发现中华之美”——在华外国青年“知行中国·相约甘肃”研学活动圆满结营。

该活动邀请了大牛、安泽、阳光、苏小小等网络达人,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自39个国家的留学生,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13名中国青年参加研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研究生许霄山、雷承洛作为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代表参加此次研学活动。

研学团沿精品丝绸之路研学线走进甘肃省著名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以专题研学、主题采风、趣味体验等方式,深度感受黄河文化、边塞文化、敦煌文化、丝路精神、莫高精神,广泛传播“一带一路”理念和“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文旅形象。

426日,研学团成员陆续抵达甘肃张掖,受邀参加第十一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仪式,留学生通过一幕幕表演生动领略到甘肃的多元文化和独特的旅游资源,也感受到了陇原儿女热情好客的品质。

如意甘肃”文艺演出由甘肃省歌剧院牵头实施,敦煌研究院、省歌舞剧院、省杂技团、省文化馆等省直文化艺术单位和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文理学院等省内高校艺术院系以及兰州、张掖、甘南、临夏、陇南、平凉等市州文艺院团、文化团体等400余名文艺工作者共同演出,是全省文艺事业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和全省文艺工作者同创精品的具体实践,也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

427日,研学团参加丝绸之路国际旅行商大会,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研究生许霄山作为西北师范大学代表参加授旗仪式。

研学团将张掖作为起点,来到了位于张掖滨河新区水源涵养区的芦水湾生态景区,据介绍,张掖芦水湾生态景区总占地面积约4500亩,此前为采砂场、石料厂、建筑垃圾场、黑河干涸床等,修复后,这里成为了城市“加湿器”、市民休养地、旅游胜地。研学团成员漫步其中,抬眼间望见远处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脉惊叹不已,此行第一站便让研学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甘州当江南”的诗情画意,对中国的生态治理成果连连赞叹,对接下来的活动更添期待。

当日下午,研学团参观了自古便有“塞上名刹,佛国胜境”美誉的张掖大佛寺,随后,研学团一行来到了“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的张掖七彩丹霞地质公园。研学团成员们纷纷表示,他们是第一次来到甘肃,活动首日便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amazing”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一天的研学课程结束后,为增进中外青年交流和彼此之间的友谊,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中国青年杂志社、甘肃省文旅厅、甘肃省旅游协会等联合共青团张掖市委,邀请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五所高校,举办了“爱在陇原——中外青年大联欢”活动,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研究生许霄山作为西北师范大学代表领取赠书《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428日,研学团成员们前往嘉峪关、敦煌。大家一起攀爬悬壁长城,登上嘉峪关城楼,感受埋没在砂砾深处的边关岁月。

429日,研学团走进了玉门铁人干部学院参观王进喜纪念馆、老一井、感悟“铁人精神”,当日下午,研学团西出玉门,行至敦煌,一同在鸣沙山中骑着骆驼俯瞰月牙泉感受大漠风光。当晚,大牛(Daniel Peter Newham)、安泽(Anzelika Smirnova)、阳光(Sunny Md Mahedi Hassan3位外国青年达人,以及12位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研学团成员、2位来自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研学团成员,与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青年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皮钧,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中国青年杂志社副社长、执行总编辑蔺玉红再次进行了座谈交流,大家围绕三天的研学感受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更多期待畅所欲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阿尔巴尼亚籍留学生Rexhepi Besjana表示,甘肃的人文景观充满了历史文化的积淀,通过这几天的研学课程让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每个独有的文明只有通过历史文化艺术的发展才能展现自己文明的优秀。来自苏里南的留学生(Wongsoredjo Refano Boechari)在本国时曾是一名历史教授,行程近半的研学之旅,让他对甘肃人民保护传统、创造文明的能力表示赞叹与惊奇。

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许霄山与雷承洛首先向外国青年表示了欢迎,向此次研学团队的所有老师及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表达了感谢。

许霄山说道:“首先要向所有参与此次研学活动的同学老师还有志愿者以及各位导游们表达感谢。其次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我对我所热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今后也一定会在专业上下更深的功夫,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北人,我非常的自豪,可以看到这么多来自各个国家的朋友到家乡旅游,品尝我家乡的美食,感受家乡的历史和文化。也向大家发出真挚的邀请,希望来自天南地北的朋友们都可以来中国,来西北,来甘肃,感受不一样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雷承洛说道:“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研学活动,与来自世界各地喜爱中国文化的留学生一起探访自己的家乡。通过大家将观察西北风貌的目光跨越艺术人文历史的同时也投向了西北地区发展的过程,感到非常触动。真切体会到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价值。”

430日,研学团一行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研学团首先观看了两部介绍敦煌莫高窟内容的纪录片《千年敦煌》和《梦幻佛宫》,球幕影片《梦幻佛宫》让研学团的外国青年们模拟进入洞窟,真切地体会到了莫高窟的美丽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留学生Wongsoredjo Refano Boechari,来华留学前在苏里南任教授,他欣赏到壮观的莫高窟艺术后告诉《中国青年》记者:“人类竟然可以在技术不发达的时代把大自然塑造成这样一座艺术圣殿,太了不起了。通过此次研学之旅,我深刻体会到,虽然每个国家的人对不同事物的理解不一样,但是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艺术文明与传统文化,更能体会到人类的思想和文明是相通的。”

430日下午,专为本次研学团打造的中华文化大讲堂正式开讲。著名敦煌学家、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赵声良为研学团成员讲述了辉煌灿烂的敦煌文化和文物保护工作;随后,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润珏讲解了《敦煌的青年故事》,介绍了为敦煌莫高窟的研究保护工作作出贡献的不同时期的中国青年们的“莫高精神”。来自甘肃政法大学丝路法学院的俄罗斯籍教授普隆金娜·奥莉娅为同学们讲述自己痴迷敦煌研究、醉心中国文化的故事。晚上,研学团融入式近距离观看实景表演《又见敦煌》。一步一场景,在历史中又见,在岁月里重温,跨越历史长河,又见丝绸之路古文明。

51日,“发现中华之美”——在华外国青年“知行中国·相约甘肃”研学活动即将收官,研学团考察最后一站——阳关。研学团在阳关烽燧遗址,“阳关故址”的石碑前,研学团主办、承办、协办单位举行了“发现中华之美”——在华外国青年“知行中国·相约甘肃”研学活动闭营仪式,并为学员们颁发研学证书。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国际及港澳台处一级主任科员任博在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时说:“近一星期的旅程,大家从张掖,到嘉峪关,再到玉门,最后来到敦煌,相信已经对甘肃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有了初步的感受。这次行程紧凑匆忙,但留有遗憾,才会有重逢的可能,希望今后大家能够有机会带着朋友和家人再次来到甘肃,更加深度地感受西北风情。”

随后,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教师进行了总结发言。来自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兰州大学及西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代表也对此次行程进行发言。

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生雷承洛说道:“看着周围来自各国、不同肤色的同龄人和我一样身着汉服,觉得十分感动。我们学校的校训叫作‘知术欲圆,行旨须直’。我们此次活动叫‘知行’,也是传自王阳明《传习录》中的一句话,叫作‘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们都是中国的学生,站在这里是因为读了很多书,而在这段短暂的日子里,我们也共同走了很长的路。希望在之后的学习生活里,大家都可以跟自己的同学、朋友提起在这里遇到的故事、发生的时刻,在中国的许多区域里,在西北地区能有你们的足迹和笑脸,对我们而言也是非常荣幸的事情。”

西北师范大学此次作为协办单位,五位代表在研学行程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结下深厚的友谊,也深切感受到文化传播、文明交流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作为西北高校,西北师范大学愿同世界各国一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技术支持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