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正文

【中国新闻网】西北高校海外留学生花式“云课堂”:弹幕互动 手拉手帮助

[发布单位: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发布时间:2020-05-03]


 

    记者 丁思 刘玉桃)多种教学平台交互使用、课堂开始前发送弹幕互动、启动手拉手在线教学项目、“小老师”学生讲解……疫情之下,西北师范大学“花式”探索留学生线上教学,克服多重困难,让“云端课堂”动起来。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师生们通过课堂弹幕的形式,让线上课堂“动”起来

    

      受疫情影响,目前,西北师范大学留在中国境内留学生100余人,境外270人。其中312名留学生在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习语言或攻读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硕士专业。21名教师承担各类留学生教学工作,2月底,该校按照2020年春学期原定课表进行在线教学。

     “留学生大多在其自己的国家,线上教学存在时差、网络、交际平台等多方面的问题。”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李华接受记者采访介绍,针对这些情况,该学院师生沟通交流、积极探索,选用钉钉、雨课堂、唐风汉语、微信以及梧桐中文等多种教学平台,解决直播环节出现的网络卡顿问题,通过优势互补,优化教学效果。

    李华还介绍说,为了更好帮助每位同学,学院老师们在唐风汉语云平台上制作录播课,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的基础上,更能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反复观看课程视频,手机App上轻松完成作业,平台完整记录学生学习轨迹,教学随时追踪,尽可能缩小因时差、网络信号等方面造成的教学干扰。

    在众多留学生中,还有一群特殊的新生——“2019级本科学历班”的65名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时进校,对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都较为陌生。

     “留学生线上教学存在诸多困难,还未入学的新生线上课堂更是难上加难。”李华说,新生们都在自己的国家,语言不通,与中国老师音、视频联系不很顺畅;加之不少学生汉语基础较弱,进入网络课堂后,没有面对面授课的灵活,较为被动。

     “我们探索采用手拉手、师带徒的形式,让同一国家高年级的学生辅导新生,用他们本国的语言来交流,让这些‘学长志愿者’学生成为新生和老师间沟通的桥梁。”李华说,该学院于3月启动“2019级本科班手拉手在线教学项目”,让远在中亚的新生感受到母校的温暖,也能及时得到帮助,学习汉语。

    2016级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玫瑰便是其中一位“小老师”志愿者,新生Aliakbar是她的“学生”。对于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的她,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知无不言,回答各种问题满足新生们对于中国生活和学习的向往。

    没有线上教学经验的玫瑰,每天都要提前预习所教的课程内容,写教案,做笔记,并通过网络找寻相关学习视频,每周两次课,每节课2-3个小时。“有时候网络很卡,我们便约好其它时间继续上课,绝对不能停止教学,通过新生们的问题,我能感受到他们想去中国的激动心情,我会和他们一起努力学习。”玫瑰通过网络接受记者采访说。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我也会把所有学到的汉语知识与悠久的中国文化带回哈萨克斯坦,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让我们国家更多人学汉语说汉语。”玫瑰说,这次的线上教学志愿活动,让她体验到做一名老师的感觉,对她以后的梦想有所帮助,积累了经验。

    当下,线上教学已成为了海内外高校应对突如其来疫情的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智慧教学必经的探索之路。这点让从事留学生教学已22年的李华老师感触颇深。

    李华说,留学生教育中的线上教学既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倒逼教师不断思索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小老师”媒介语、课堂弹幕、课堂投稿、课堂提问等多种方式,让课堂“动”起来,让现代技术与教学完美融合。

    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武和平说,疫情之下的网络在线教育实际上也是顺应了未来国际教育发展的方向。该校于2013年便利用唐风汉语国际教育云平台和智慧教学系统开始探索线上教学,在网络基础建设和教学方式上都有良好基础,也满足了海外留学生碎片化求知的需求。同时,线上教学还促使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培养学生多种学习能力,教师也不再是知识来源的唯一提供者,转变成为了资源提供者、教学活动策划者、学生语言的反馈者等多重角色,激发在线课堂互动性和效能的最大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0410日 字数:1538

原文链接:西北高校海外留学生花式“云课堂”:弹幕互动 手拉手帮助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技术支持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