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9日,日本松山大学吉泽敏之教授在我校专家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分野”的学术报告。本次学术报告由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杨同军副院长主持进行,来自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和文学院的老师、同学共百余人参加。吉泽敏之教授就对外汉语教学、国外汉语研究、教学现状等话题进行了报告,并于到场老师、学生进行了交流讨论。
吉泽敏之,语言学博士,现任日本松山大学人文学部教授,中山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委员会委员,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执行总编,还任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处常务副处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汉语、汉语方言、境外汉语教科书。
这次报告以中国1997年-2011年共计15年三任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语料,穷尽统计了词汇的使用频率和有关语法项目,从词汇、语法这一语言学角度对这一典型的书面语形式进行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寻找口语和书面语的分野。
按照冯胜利教授(2007)的框架,《政府工作报告》的语体性质属于典雅体。在增野仁曾经确定的用来分析语体问题的七项互相独立的特征中,典雅与通俗相对。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词汇考察发现,四音节词语339个,双音节词4413个,单音节词407个。由此可得出,极大量的使用双音节词语是《政府工作报告》这类书面语体的基本特征,而书面语和口语的交汇点主要在单音节词语的使用上。
在报告的互动环节,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罗堃书记就如何准确判断语体及现代汉语中“了1”、“了2”的使用规律等问题同吉泽敏之教授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同时也启发了在场老师和同学们在语言研究方面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