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甘肃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度甘肃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2022年5月25日,省语委、省教育厅、25个国家和省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主要负责人出席考核会。
根据《甘肃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要求,省语委、省教育厅精心谋划,采取基地述职、专家点评、民主投票、现场公布投票结果的方式,对全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021年度工作进行了考核。省教育厅邀请六位甘肃省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咨询委员现场点评指导,并请省教育厅直属机关纪委负责同志现场监督,确保了考核客观公正。我校基地常务副主任田河同志参加会议对基地工作进行了述职。
考核结果经厅党组会讨论通过,于2022年6月15日发《甘肃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甘肃省教育厅关于2021年度全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考核结果的通知》甘教语函(2022)8号文件予以公布。我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021年度工作考核结果为“优秀”,取得良好工作成效。
我校于2021年9月10日获批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2月29日校组织部下发《关于西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运行机制和人员组成的通知》文件,12月31日,西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揭牌。
基地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中心,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为重要纲领,认真实施语言文字“十四五”规划。同时以“聚焦民族地区推普 助力西部乡村振兴 推动国际中文教育 服务一带一路”为基地工作定位,不断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过去一年中,基地在聚焦民族地区推普工作、科技赋能推普工作、丰富校园推普活动、助力国际中文教育多方面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精准聚焦民族地区,2021年7月组织申报教育部“童语同音”计划师资培训项目,2022年2月对临夏州东乡县100名学前教育教师开展普通话培训工作,完成教育部“童语同音”项目。精准聚焦农村地区,2021年组织申报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师资培训”项目,2022年3月对甘肃省陇南市文县100名教师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线上培训,顺利完成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文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延伸社会服务能力,2021年8月,组织“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陇南市礼县桥头镇麻元村、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碌曲县地区深入调查居民普通话使用情况,获团中央和教育部的表扬。 深入红色地区开展推普活动,2021年5月,赴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开展“百年征程传薪火,红色经典润乡土”主题活动。深入革命圣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听红军故事、唱红色歌曲、讲革命党史,为建党百年献礼。持续在民族地区开展实习支教活动、在临夏举办“大手拉小手,永远跟党走”推普活动。
科技赋能推普工作,利用智能技术监测、提升民族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实施“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水平智能监测与发展战略研究实施计划”项目。研发民族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水平智能检测平台,进行多模态动态数据采集和分析,促进智能教育背景下民族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组织线上线下多场语言文字学学术报告、学校“语言学”APP位居全国语言学类APP前列。
丰富校园推普活动,借力学校文化活动主阵地开展普通话竞赛。以“青春心向党,雅言诵华章”为主题,举办“丁香花开”“核桃树下”中国诗词文化节,通过活动的开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诵读红色经典中感受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激发青年学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参加“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成绩突出,组织中外师生参加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对外交流功能,依托三所海外孔子学院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海外传播,打造文化交流品牌。举办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演讲比赛,学校多个学院举办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演讲比赛,营造校园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推动我校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科学研究,助力国际中文教育,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开展国际中文教育。2021年共获批6项教育部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科研项目。疫情以来承担10多国家线上线下国际中文课程,合计217门课程,22350课时。疫情之下4名教师、17名志愿者赴海外孔子学院从事国际中文教育。
为进一步取得我校语言文字发展事业成效,基地将继续坚持主线,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认真贯彻语言文字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重大决策方针部署,做好迎接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准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为语言文字事业取得更高成就更好发展,发挥好基地作用,贡献出应有力量,不断开拓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新局面,接续奋斗,善作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