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才甫丁·依沙克,男,柯尔克孜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文学博士,中华民族语言学会会员。从事吉尔吉斯(柯尔克孜)语言文化和翻译(汉吉双语)、国际汉语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与教育部语合中心项目各一项,校级项目两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项目一项。在国内外A&HCI、CSSCI、SCOPUS以及给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中、英、吉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一部、教材两部、工具书两部、译著两百。精通吉、哈、维、乌、汉等语言和文字,熟悉英语、土耳其语。
主持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外译项目《二十世纪中国史纲》,2023年06月,在研。
2.教育部语合中心项目基于《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吉尔吉斯斯坦高校本土中文教材建设—口语教材编写,2022.12,结项;
3.西北师范大学骨干项目《“一带一路”视阙下面向吉尔吉斯斯坦中文教材本土化建设研究项目》,2022.06,结项;
4.西北师范大学一流教材建设项目《汉语-吉尔吉斯语日常交际实用会话》,2022.08,结项。
参与项目:
1.参与国家国家社科基金外译项目《欧亚学刊:吉尔吉斯历史文化研究专号》(2021.06-2025.08,排名前2)
2.参与教育部语合中心重点项目《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课程教材和线上资源开发及推广研究》,(2021-2022,前六名)
3.参与甘肃省级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亚文学在中国:汉译、传播与接受研究(2021.11-2023.11,前3名)
4.参与甘肃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国际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探索与实践(2022.05-2023.05,前六名)
著作:
《<玛纳斯史诗>中的征兆及其文化意义》,哈萨克斯坦AlFARABI国立大学出版社,2018.12月。
教材:
1.《吉尔吉斯语实用口语》(吉-汉双语),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出版社,2020.12;
2.《汉语-吉尔吉斯语日常交际实用会话》(汉-吉双语,中文本土化教材),商务印书馆,2025.03;
译著:
1.《科学外史》,新疆科技出版社,2016.04;
2.《小王子》,图书设计出版社,2025.03.
代表性论文:
1.On the phonetic features of the southern Kirghiz dialect in China,Turkic Languages,2022年2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收录A&HCI系统;
2.Long vowels in Kirghiz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ary steps,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Studies,2021年第一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收录SCOPUS系统;
3.中国与中亚的合作基础与发展前景,中国社会科学报,第二作者,2022.1,收录CSSCI系统;
4. On the Usage of 们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ar in Kyrgyz Language , Journal of Kyrgyz National University named after Jusup Balasagyn,2023年第3期(俄罗斯SCI源刊);
5.Comparison of Storytelling excellence of variants of epoch "MANAS" between Zhusup Kenje and Eshmat Mambet zhusup,Journal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Kyrgyz Republic,唯一作者,2020.12;
6.基于本土化教学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难点及对策,《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学报》,唯一作者,2022.08(俄罗斯SCI源刊);
7.汉族学生学习吉尔吉斯语语音难点及教学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19.5;
8.试论吉尔吉斯语语言禁忌,《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学报》,唯一作者,2022.12(俄罗斯SCI源刊);
9.Signs of divination in the epic Manas,Journal of Kyrgyz National University named after Jusup Balasagyn,2020年第三期,唯一作者,2020.12(俄罗斯SCI源刊);
开设课程:
开设本科生课程《社会语言学》、《吉尔吉斯语》等;
开设留学生生课程《汉语听力》、《汉语听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