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应学院邀请,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冯玉雷社长在专家楼会议厅作了题为《玉帛之路、青铜之路与“金玉良缘”、“金声玉振”的文化原型》的学术讲座,学院师生70余人聆听,学院副院长杨同军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中,冯玉雷简要而不失重点地介绍了玉的三个时代,着重强调了玉是中国华夏的物质符号,与之对应的西方的无支付号则是金铜类。冯社长在讲座过程中旁征博引,以大家耳熟能详的《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主人公为什么名字中都有玉为线索,从而引出中国人对玉的执著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源自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
冯玉雷利用一张张美玉图片,让在场的听众了解了玉石、玉料以及如何辨识玉,并强调玉作为中国的物质文化符号代表的是中国文化的特质,从红山文化到良渚文化再到龙山文化,从东玉西传再到西玉东输,无一不反应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互动环节,针对师生的提问,冯玉雷强调:“季羡林曾说‘若选择物质作为华夏文化,代表即为玉’;中国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孔子说‘君子如玉’。佩戴玉石的目地是时时警醒自己,道德修养与品格应像玉石一样。儒家认为君子应当是外带恭顺,内具坚韧;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光华内敛不彰不显。玉的品质是与君子的品质最为近似,故中国人对于玉石的应用、佩戴,是基于道德与精神的原因。”
冯玉雷以他多年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把玉文化带给在场师生,把玉文化的传承与如何理解中国文化这一专题讲解得深入浅出,有效地将知识传递给了参与本次讲座的师生。在场师生受益匪浅,不时送上阵阵热烈的掌声表示支持认同。
本次讲座也是学院2020年“世界·视界”系列学术讲座之一。
主讲人介绍:冯玉雷,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院特聘驻院作家,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学术委员,兰州金城文化名家等职务。发表中短篇小说《陡城》、《野糜川》、《饥饿》、《邻居》等,出版长篇小说《肚皮鼓》、《敦煌百年祭》、《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敦煌遗书》、《禹王书》等多部著作,出版文化专著《玉华帛彩》、《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笔记》、《敦煌文化的现代书写》等。曾与赵晓琴合著文化旅游专著《走遍中国·甘肃宁夏》,在《中国比较文学》、《兰州大学学报》、《甘肃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十多篇。与胡潇合著动漫电影剧本《飞天》获2010年甘肃委宣传部重点文艺作品资助项目。小说、电影作品曾获甘肃省第三、五、六、七届敦煌文艺奖;兰州市第三、五、六届金城文艺奖;首届兰州市文艺创作奖兰山奖,第三届黄河文学奖,甘肃省第二届“锦鸡奖”最佳编剧等。荣登《大家》2020年第1期封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