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正文

我校举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培养”在线论坛

[发布单位: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发布时间:2020-07-19]


711日,西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培养”在线论坛,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赵杨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吴应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叶军教授及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王辉教授应邀在论坛作主旨发言。四位专家学者围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培养”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视角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高年教授在论坛致辞中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人才培养事关“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和汉语推广高端人才培养,借助本次论坛,我校愿为进一步推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集思广益、凝聚共识。



赵杨教授通过“专业学位的专业性”、“汉教专业博士学位专业性的实现方式”和“英美大学专业博士学位专业性的实现方式”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专业博士的培养方式。赵杨表示,中外专业博士的培养方式可以相互借鉴,“专业性”并不意味着“学术性”的削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更需要扎实的学术理论支撑和引导。


吴应辉教授以“汉语国际教育博士研究能力培养与学位论文选题”为题,指出研究能力需要分类训练,它包括“选题、数据处理和软件工具使用、使用科学研究方法、期刊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写作和课题申报和课题研究”等六个方面的能力,并列举了诸如“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研究”、“主要面向国外中文师资培养研究”等16个前沿选题领域。吴应辉教授指出: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国内汉语教学的问题,而且要放眼世界各国的汉语教育,并从这些方面来确定选题和培养方式。



叶军教授以“专家型国际汉语教师的发展路径”为题,分析了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和国际汉语教师教育的四个层次。前者包括“职业认同、实践反思、探究学习、自主决策”四个阶段;后者涵盖“基础阶段、职业阶段、职中阶段、专家阶段”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分别为预备教师、入职教师、成熟教师和专家教师。叶教授认为,国际汉语教师是在成熟教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家教师,我们最终的培养目标是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成为引领性、专家型教师。



王辉教授结合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的培养,提出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素养对汉语国际教育博士培养尤为重要。除此之外,王辉教授阐述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人才培养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包括专业建设和视野发展关系、专业性和学术性关系、核心素养和特色发展关系以及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关系。

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武和平教授在总结本次活动时强调,我国设立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旨在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中文教育人才需求,培养中外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本次论坛达到了分享智慧、凝聚共识的目的。西北师大将与其它汉语国际教育培养院校一道,积极探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培养的有效途径。

本次论坛采用腾讯会议Bilibili视频共享网站的在线直播方式,共持续八个小时,约4000人参与了本次论坛。专家的主旨发言引起了广大听众的强烈反响,每位专家在发言结束时与听众进行了问答互动。

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导师组和全体博士生参加了论坛,并在线上论坛结束后举行了线下讨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技术支持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