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婷,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1班学生,2016年11月赴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昆山分校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汉语实习支教工作。)
风里雨里,等风等雨,无风不起,无雨不语。我从北方的寒风微雪,来到南方的温暖如春。11月6日傍晚,我们一行四人到达昆山这个陌生的南方城市,夕阳余晖映衬下的学校建筑却显得十分温暖亲切。
首先要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昆山分校给我们这个实习机会,让我在学习中充实,在实践中成长。边学边实践,能及时发现不足,然后交流讨论,是我成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的第一课。
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四年级的同学,能来到军校实习,已是意外之喜,而能给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外国军官们上课更是一件十分难得、幸运的事情。
与同学们的初次见面是最令人难忘的经历。作为本学期最后一批来的实习老师,我们到的第一周便迎来了全校期中考试。很幸运,我被分到二年级三班,是这里的准中级班。第一次走进教室,第一次与同学们打招呼,都是从“监考老师”这个身份开始。“请大家看自己的卷子…考试还有半小时结束…请同学们不要写了,考试时间结束…”听了15年的这些话第一次从自己嘴里说出,感觉很不可思议,从今天起,我就是个老师了。拒绝着大家向我投来的求助的目光,内心告诉我,不怕他们觉得我严厉,没错,我应该是一个严厉的老师。这就是我与我们班同学的初次见面,监考的全程除了紧张还是紧张。
考试结束,新的一周开始,我正式开始忙碌的实习工作。这里的课只有综合课和复练课两种,大家周一到周五每天早晨都是满课,只有周一周五下午没有课,因此,课程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我们班的同学们是来自四大洲7个国家的15名同学,年龄跨度从24岁到43岁。好在大家的学习态度都不错,可以用汉语简单交流,但是汉语水平的差距却很大,韩国、越南学生学习水平要比来自非洲、中东的同学们好得多,因此上课的进度、速度、深度是教学的重要问题。
我认真地听每一节课,学习老师们讲课的方法。首先,他们完全是和我们不同的课堂,比如他们上课不用站起来回答问题,比如学生的年龄比老师大很多。这也让我体会到了第二外语课堂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同时,作为国际汉语教师一定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还要有一种我是老师的坚定立场。就算学生的年龄比自己大,也能不畏不抗地、从容地讲授知识,当然这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常年积累的经验做支撑的。
每天早上6:30准时起床,按时吃早餐、按时听课、按时出操、按时睡觉,在军校生活的前两周就这样平静、简单地过去了。因为复练课老师突然生病请假一周,毫无防备的我就这样走上了讲台。一切来得这么突然,为了能让同学们不要有换老师而不认真学习的落差感,我疯狂备课一个周末后走上了讲台。第一次讲课是11月24日,那天也是感恩节。面对着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面孔,刚开始讲课的时候我还是很紧张,随着同学们不断给我肯定的回应,与他们的每一次对视都会减少一份我的紧张感。那次课结束后我的班主任也对我给予不错的评价,感谢大家,感恩节快乐!
作为国际汉语教师在外人看来常常很简单,不就是教外国人汉语嘛,只要是中国人都能教,以前我虽然没有把它想的那么简单但是也没有想过它是那么的复杂。在讲了30个课时后,我认为作为国际汉语教师必须不但要讲清楚语法知识,更要知道中国的各种大事小情。本来汉语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很多语法现象无法解释,再加上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我们要掌握的东西简直太多了,而且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即使站在对外汉语的讲台上也是没有自信的。很快就会被学生所淘汰的。
这里的课程设计主要为:生词、语法、课文、练习四个部分。在上课过程中,面对HSK三级的同学们,纠正他们的发音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如何判断一个外国人汉语程度是好是坏呢?发音的准确度。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去朗读,同时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发音标准,语速适中,断句分明。老师发音标准,学生才能学到正确的读音。汉语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是一门外语,所以,在老师读课文的时候,如果语速过快,他们就会听不懂,很难进行学习。在读课文的时候还应注意在适当的地方断句,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结构,从而更快的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字词的读音很重要,它们的意思更加重要。在讲解字词意思的时候,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生词的意思。遇到学生很难理解的生词,可以用肢体语言或者是画出简单的图型等等方法,不管形式如何,关键是要让外国学生理解掌握生词的意思和用法。
寓教于乐,带着留学生们感受中国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来这里后,与留学生一起看过东方明珠,感受过第一水乡周庄的魅力,大家听着导游的介绍,用不太标准的汉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每次当他们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时,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想让留学生认可中国发展、感受中国文化这也是我们汉语国际教育的教育任务之一,让他们将在中国的所学所见所闻带回自己的国家,希望全世界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喜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