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瑛,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12级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班学生,2016年5月通过国家汉办遴选赴泰国开展汉语教学工作。
凭一口气,点一盏灯
在说正事前,先来几张图,看看我所在学校学生的日常实践课吧!
学生在做木刻
学生在做电焊
学生正在学做饭
学生做的炒饭(颜值挺高)
学生正在修补被雨水冲坏的地面
拌水泥的学生
初二学生很用心的学着垒砖
修剪学校的树木
果树嫁接
丈量木板做什么呢?
丈量木板修小木车
看了这么多图片,你肯定想问,这是不是一个职业学校,NO,这是在一个中学里,做这些活动的大多数都是高中学生。
话说第一次看到这些时,我先是吃惊,而后问了一些老师也就慢慢了解了,同办公室的老师说这是我们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而且还是我们学校特有的,我想了想我们学校的学生数量(404),教师人数(23),所处的位置(乡镇),学生的升学率(每年最多两个学生去上大学),所以也就理解了这种因地制宜的教育。
在这些理解之后,失落之感随着学生汉语水平,学习态度等各种问题的涌现而弥漫开来,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想过要学什么汉语,他们说自己累,其他老师告诉我,他们懒,但是还是随他们吧,孩子开心就好,他们只希望我在这里一年的时间能开心享受生活,学生的学习方面不要给太大的压力,原本想成为严师并做一点像样的汉语教学的我泄了气,看到周围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我反思了自己,又想到孩子们毕业后大多数是要去工厂,要么就是从事其他的工作,以后他们会很少用到汉语,所以我放弃了汉字的书写和认读,侧重听说,也进行了因地制宜的汉语教学。
课堂教学多活动,在玩儿中学习
唱歌跳舞写书法,总有一样你喜欢
每两个月一次的展板,认识中国
每节课前5分钟中文歌曲或小视频,感受中文
最后,来说说重点吧,最近带学生参加了一次汉语比赛,回来之后,就不断想到志愿者培训时说的“三感(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当时分志愿者时,每个人都像一颗种子一样被撒在泰国的一个个角落,每个志愿者所处地区差异虽大,但大多数人所面对的相同状况都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自由散漫的课堂纪律以及零基础的汉语现状,就拿我来说,无数次我都在想,我做这些的意义在哪里?学生压根没想学,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的学习动力,也不愿意付出努力,我所做得,只得到了一丁点的反馈。但是这些所有的困惑就在偶尔看到几个学生手拿字典查汉字,询问我有关他们所知道的中国时,全部被消解了。
在泰还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要结束在这里的任期了,回顾在这里的前几个月,我觉得,我自己做得远远不够,剩下的日子里,不管受众是十个学生还是一百个学生,我想我还有多做点,让孩子们尽量多学汉语,多了解中国。
凭一口气,点一盏灯,我希望用我的行动让孩子们更多了解中国,不论他们未来从事的工作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人生和命运,都希望孩子们的人生中有汉语这段美好的记忆存在过,有中国文化存在过,我想,这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我工作在这里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