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梅,女,四川成都人,2012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本科生,中共党员。在校期间多次获得省、校、院级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模范干部、学习优异奖、外语成绩优异奖、从师从业技能奖、科技创新奖、艺术表演奖、英语演讲比赛一、二等奖、“职”为你开模拟招聘大赛二等奖、“思萃杯”辩论赛一等奖、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队员等奖励。2016年被保送至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传播学硕士学位。
陈晓梅一直以来有这样的人生信条:“开心地做好喜欢的事。”
对于她来说,大学的学习是自主、自律的。没有人会关心你考试是否合格,也不会有人因为你没有完成作业而惩罚你。不管是本专业的学习,还是辅修专业的学习,她都喜欢结合老师所讲的内容和自己的兴趣点,冷静地、有计划地进行。她崇尚着巴尔扎克所说的“一个年轻人,心情冷下来时,头脑会变得健全”,享受着这种为自己规划的、自由的乐趣。
她的大学生活是一个从加法到减法的过程。从最初积极地当班长,加入学生会,加入话剧社,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到后来卸任班长,退出学生会,有选择性地参加比赛......她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寻找到自己为之努力和坚持的目标。每一次选择都是一种孤勇,每一次尝试都是一个新的希望。她认为大学正应如此,勇敢地追求无限的可能。
她说大学里最让她骄傲和珍惜的是她那群可爱的朋友,那里面有她尊敬的,给予她知识和精神指导的老师,有和她一起分享生活的伙伴。莎士比亚说,“青春是不耐久藏的东西”,但青春里的陪伴是远离父母的我们继续奋斗的重要动力。
她执着地选择着自己喜欢的,深知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坚持不懈且绝不后悔地为之奋斗。当梦想和现实难以协调的时候,就要努力回归初心,让简单来选择。她相信,每个人的大学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不管如何独特,一颗积极的心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年轻人最不缺的。
给学弟学妹们的分享
大学真的是一个很锻炼人的地方,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着积极向上的心的人来说。我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就选几点自己觉得重要的,对学弟学妹有帮助的说说吧。
首先,我学会了自学。大学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考试,是的,奇奇怪怪。除了基础的四六级、普通话、计算机什么的,还有什么营养师、导游证等等。夸张地说,只要你对什么感兴趣,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考试。而且,这些考试都有辅导班,只需要开出一个诱人的条件——保过。于是乎,荷包就扁了。每当想到这里,我就充满了自学的动力。为了省下这笔钱,我就买书来自己边看边学,愣是在大学没有报过一个辅导班,参加的考试全靠自学通过。后来还辅修了翻译,说起来都是辛酸,每天除了奔走于教三和10A,我还不得不旷掉许多时间冲突的课。于是辅修课的考试,就又自学为主了,还好我比较认真,加上辅修班的老师很通情达理,目前还没有挂过科。经验就是考试其实并不难,自己静下心来看就对了,很多人就是不敢跨出那一步,或者坚持不下来。
其次,我学会了选择。说到未来,可能大多数同学和我一样,两个字——迷茫。一直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每天胡思乱想着,惆怅着,后来班主任跟我说:“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就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我一下子就静下来了,开始一步一步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努力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尝试着做一些与之一致的事情,放弃与之不相干的事情。比如,我觉得自己性格比较开朗,喜欢旅游,喜欢外语,以后从事的工作应该会和人打交道,所以至少语言能力一定要过得去。于是我参加了很多相关的比赛,还辅修了翻译。刚开始是加法,后来减法就变得多了,越往后走,目标就变得越清晰。
最后再说一点收获吧——朋友,这里的朋友包括互相陪伴的小伙伴,和喜欢的、尊敬的老师。刚来到兰州的时候真是彻彻底底的一个人,说不孤单是假的。之后会陆陆续续遇到很多人,有时候需要很敏感地捕捉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后坦诚相交,不为别的,至少可以相互支持与陪伴。学校毕竟不是社会,大家的心都还是比较真诚的。另外,要多和老师沟通,尤其是你觉得很尊敬的老师,因为人们总是很愿意听取尊敬的人的意见,至少我是这样。他们比我们见多识广,很多思路在聊天中不知不觉就打开了。大学里的老师人都很好,也不会有很强的功利心。只要你虚心请教,他们都很愿意为你答疑解惑,最后说不定就成了很聊得来的朋友,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