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正文

武和平教授:教育国际化与大学精神的培育

[发布单位: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发布时间:2015-09-23]


教育国际化并非最近才有的新生事物。据《后汉书•儒林传》:“显宗(即明帝)复为功臣子孙,四姓末族,别立学舍,搜选高能,以授其业……匈奴亦遣子入学。”这可能是中国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最早历史记录。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十几次向唐朝派出遣唐使团。随行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在西方,古代的大学在萌芽时代就打上了国际性烙印,中世纪大学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教师拥有“教授通行证”,理论上可到任何大学任教,因为这些国家的大学采用同一种语言(拉丁语)教学,开设的课程也大体相同。可以说,大学教育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天然具有开放品格和世界精神。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尤其是东西方“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普遍开始意识到新的国际化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国际竞争已从主要是军事对峙转向了经济,包括技术、知识、人才的竞争。以往各国所面对的许多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国际性问题,如人口、环境、能源、贫困、民族问题等等,知识日益全球化。到了21世纪,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地球村”的每个公民都与远隔重洋的异域他国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要在未来的就业市场获得成功,就必须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学者了解本学科国际上最新动态和成果,必须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要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国际化人才,高等教育就必须突破本国本地本校的樊篱,适应“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提高学校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

很多人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同于大学中某几个与“国际”相关的部门所从事的活动,如师生的国际交流、外国语言的学习、国际合作研究、留学生教育等等。这也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只是在大学原来工作基础上某些要素的扩充,是一种“加法”意义上的国际化。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学联合会(IAU,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的解释,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根据这一解释,国际的维度将整合在大学的各种学术活动、组织策略及发展规划中,渗透在大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与大学里的每个师生员工息息相关,其目的是培育和发展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知识视野和能力水平,将国际化的理念融入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塑造和培育过程中。这种国际化,才是“乘法”意义上的教育国际化。正是通过不断地将国际视野和知识体系“化”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国际化,将国际化的理念真正融入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塑造和培育过程中。

    将国际化融于大学精神的塑造,首先应表现在将国际化融入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之中。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就前瞻性地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本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的教育理念,强调让学习者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21世纪学习社会的主人。但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片面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目标,漠视个体发展性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不仅需要螺丝钉式的社会服务型人才,更需要以创新型、国际化为目标来确立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标准,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为新颖,学习更加主动,对新事物的反应更加敏感,实践能力更强,个性和特长更加鲜明,敢于面对新的挑战,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

将国际化融入大学精神塑造,还应表现在以综合化、国际化为方向,优化大学课程设置,将国际性渗透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目前,科学发展综合、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才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世界上各国大学在进行课程改革和调整时,普遍开设了跨人文与自然、人文与社科等综合性课程,并将国际性内容整合在大学课程体系中。例如,日本东京大学的普通教育课程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将以往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语、体育五大类课程改为基础课程、综合课程、主题课程三大类。”澳大利亚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国际性课程,专门介绍外国历史、地理、风俗等,使学生全面了解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状况;在传统课程中增加国外的知识或国际观点,并加大国际知识、比较文化和跨文化的比重,同时把国外最新的科技和文化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反观我国的高校课程体系,综合化程度不高,课程结构缺乏整体优化,导致课时量大,学生学习负担繁重。为培养具有探索、创新精神,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大学需要按照文理渗透、人文与科学结合的思路,加强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建设及专业课程的整体优化,加大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和开设双语课程的比例,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文化、国际媒介等国际性的知识内容,使课程更加国际化,为学生了解世界、形成国际意识创造良好的条件,用国际化的视角来观察、研判当今世界发生的事件。

     将国际化融入大学精神塑造,也应体现在大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高等教育变革与政策性文件》中指出,“为了适应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及由于知识爆炸引起的高校教学课程的大量增加,高等学校必须加强跨学科性和多样性教学,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尽可能多地学习现有知识,而是通过学习学会学习,形成提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能力培养应该说是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最显著的特点,尤其注重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以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单纯地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更多是作为学生的对话人和咨询人的角色,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努力加强学生自学、课堂讨论、实践学习、科学研究、创业训练等培养环节,也培养学生全面适应未来社会所必备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通过互联网触及世界各地,网上虚拟大学、虚拟教室、虚拟课堂,特别是近来引爆高等教育革命的大规模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使世界各地的学子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免费地享受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们的知识和智慧,它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封闭的大学象牙塔,让跨国、跨校之间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让教学国际化的理想可以轻松实现,同时倒逼我国大学加快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步伐。

    将国际化融入大学精神塑造,更应该体现在师生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培育,将国际化作为校园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承认,中国文化并不天然地具备国际化的基因,华夷之辨的观念从古至今都根深蒂固。孔子作《春秋》曰:“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此春秋大法也。”历史上中国文化也曾分别与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西方基督教文化在历史上有过几次重要融汇和交锋,但中华文化的影响范围始终未超越亚太地区,始终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地区文化,中国打量世界的目光也始终囿于“四海之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数千年尚同排异的大一统思维模式和文化价值观,让我们对于异域文化多了些忌讳和戒备,少了些包容和理解。

     建立在尊重差异基础上的跨文化体验是大学生形成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重要手段。在今天中国的大学校园,不同族裔、不同国籍的学生一起读书、一起生活已经渐渐变成一种常态,这本是中国学生体验国际文化、形成国际意识的难得机会。但在很多中国学生眼中,留学生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与本国学生隔着一道无形的“墙”。他们远远地带着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些异乡人,但从未想过走进他们的世界和生活。在这样一种校园生态中,中国学生接触异文化的渠道十分有限。要真正形成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就应当拆除有形的和无形的墙,在与“他者”交往和接触的过程中,培育自己理解尊重、开放兼容的精神气质。同时在这种双向交流中,传播中华文化,讲述好“中国故事”。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所憧憬的那样:“宽容和相互理解成为人们的思维和行为的根本动机。而宽容,便是在不放弃现代世界在文化、社会和经济方面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寻找合理的生活形式、真正的自主与和平的共处,即在一种同一性中自由地、真诚地生活。”

     所以,国际化不仅仅是装点大学校园的一抹亮色,而是21世纪大学的必须具备的精神气质,它渗透在大学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校园文化等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在其国际化的进程中,大学对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在塑造着大学自身的品格和精神。

(来源:《西北师大报》总第438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技术支持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