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生工作-正文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共谱罗坝振兴新篇

[发布单位: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1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13日,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组建“鹿鸣昭昭,礼韵普声”推普实践团,奔赴陇南市礼县罗坝镇,开展为期一周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把课堂搬进乡村,让青春之声在田野回荡,为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添上亮丽的色彩。



苦练真功,青春集结号

       在实践准备阶段,学院为实践团师生组织了专业的普通话推广培训:从发音技巧到教学方法,从课程设计到活动策划,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模拟训练,确保团队能够将最标准的普通话和最富活力的课堂带入乡村,为当地居民和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普通话推广服务。为确保本次实践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在实践团出发前,学院领导专门召集全体成员,就涵盖人身、财产、交通、健康等各方面的安全注意事项逐一进行深入强调和郑重提醒。 



多彩课堂,童声最动听

       实践团来到罗坝镇徐李、巩河村党群服务中心,利用会议室组建临时教室,开设普通话公益课堂,吸引了众多儿童踊跃参与。实践团成员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课程。课堂上,队员们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通过朗诵经典诗文、开展趣味游戏等形式,营造了轻松愉快、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孩子们张大嘴巴,认真地跟着队员们诵读诗歌,稚嫩的诵读声传递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针对孩子们普遍存在的前后鼻音、平翘舌音辨别困难等问题,队员们耐心示范发音要领,细致纠正孩子们的口型。在一次次跟读和练习中,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不断提高。



走村入户,脚步量需求

       为精准掌握罗坝镇徐李、巩河村普通话推广现状与需求,实践团成员深入村户开展走访调研。队员们走进当地村民家中,与居民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其普通话水平、学习意愿及面临的困难。一位接受访谈的老人感慨地说:“俺们也想说好普通话,但年纪大了学得慢。有这些学生娃(娃儿)来教,心里头真高兴!”



双向奔赴,共绘新画卷

       此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礼县罗坝镇人民政府及徐李、巩河村居民的高度认可与积极响应。实践团成员将发挥专业特长,持续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乡村地区的普及与深入应用,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罗坝镇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普通话将成为连接乡村与更广阔天地的桥梁纽带,助力乡村走向更加富裕美好的未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技术支持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